好文章阅读_散文随笔_经典好文章推荐
1
陈胡死的那年,只有20岁。他一定没想到,十五年后,弟弟陈云成为了省城最著名的医生,时间倒退十五年,弟弟陈云也没想到,陈胡的生命会在20岁戛然而止。
他们是我舅妈家的双胞胎儿子,我的堂哥,他们的出生时间只相差几分钟,为何人生轨迹会如此两极?
持刀杀人者和悬壶济世者的差距,只是一念之差。
陈胡的学生时代,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,成绩好,在同龄人中也是孩子王的地位。初三下学期17岁那年,陈胡谈了他人生中唯一一场恋爱,对象是隔壁村吴小雨。
那个年代,尤其是在落后匮乏的学习环境下,谈恋爱无疑是大忌,在我们那个小镇,还没有人破先例。早恋的陈胡并没有影响到学业,他的语文作文依旧被当做全年级的典范公示,学习成绩也是稳定在年级前三。
中考那年,陈胡直升到高中本部,吴小雨的成绩虽然没有陈胡那样好,却也有惊无险的出现在公示栏的榜单中。
高中开学前,舅妈被班主任请到了学校,针对陈胡谈恋爱一事,班主任和舅妈达成一致,在不影响成绩的情况下,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谁都没想到,那闭上的一只眼,产生了蝴蝶效应,最终酿成大祸。
2
陈胡被警方押回指认现场时,他正在某211名校读大一。炎夏酷暑,蝉鸣不断,陈胡一下车,受害人家属就冲上前来,混乱中抽了陈胡一个耳光,舅妈坐在田埂上,哭的直不起腰,警察隔开受害人家属和陈胡,扭头间狠狠地瞪了一眼陈胡。
一条充满浑水的深水沟,是杀人现场,被害人是陈胡的4年同窗好友,也是他的情敌。
尸体是被一位老人发现的,老人在水沟里担水,发现一具浮尸,吓懵了,找到警方后,警方立马定性为是一场凶杀案。
警方认为,这场凶杀案并非蓄谋已久,且应是熟人作案。在被害人上衣的口袋里,发现了一张学生证,被害人名叫郭伟,是当地中学的高三某“火箭班”的学生,后来走访也证实了,班主任表示,郭伟在高考前一个月就没有出现在课堂上。
那天,陈云作为第一批知道劲爆消息的人,他们在走廊上兴奋的讨论着,究竟是谁,会下这样的毒手。陈云心里狠狠地鄙视了那个凶手,当天晚上,陈云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,他梦见一个人在麦田里藏尸的场景,但是只能看见轮廓,杀人者的正脸怎么看也看不清。
陈云对那个梦一直耿耿于怀,因为梦里杀人者的声音,他太熟悉了。很快,一个比梦还要残酷的现实正向他逼来。
3
受害者母亲看到尸体,几乎是第一眼,就差点晕厥,随后DNA技术手段也再次证明,死者就是郭伟。郭伟的父母都是镇上老实巴交的农民,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,从没有跟别人结什么怨,更谈不上杀人结恨了。
那么,到底是谁杀害了郭伟?
一遍遍筛选过后,一条线路迅速理清,高三下学期,陈胡和吴小雨分手,分手后吴小雨又迅速和郭伟好上了。
如果不出意外,应该是情杀。陈胡成了最大的嫌疑犯。
陈云清楚的记得那一天,课间操的时候,警察跟班主任打过招呼后,拉走了他。
在车上,所有人的眼光都落在陈云身上,警察给了他一张纸,让他按照纸上的内容读出来,他读了一遍,“哥,我和父亲闹矛盾了,想去你那里玩几天。”
读出来的时候,陈云就知道,这是个套子,当着警察的面,他把纸上的话又说了一遍,陈胡先是一顿臭骂,然后无可奈何,答应了陈云的要求。
4
2005年6月底的一个日子,县城火车站,陈胡被抓了,被抓的时候,陈胡像是知道了结果一样,没有殊死反抗,反而是跟他一起来的姑娘在声嘶力竭,警察逼得无奈,只得亮出身份。
姑娘叫姜丽娜,是陈胡的大学同学,实际上,姜丽娜多次示爱,陈胡都没有答应,那天姜丽娜偷听到陈胡打电话,便悄咪咪地订了跟陈胡同一张的火车票然后一路缠着跟过去的。
姜丽娜最后一刻才知道,陈胡是个杀人犯。寻找证据的过程,简单又复杂,当天晚上,陈胡就认了罪。同时,在陈胡的笔记本里,也有了新的进展,笔记里记录了他整个杀人过程以及后续的忏悔。
随着日记本的杀人记录曝光,一切都真相大白。
2004年6月2日,是吴小雨的生日,再过几天就是他们在一起3周年的纪念日,在此之前,他们已经冷战三个月了。那天晚自习之后,陈胡撬掉了最后一节语文课,早早的就带着已经准备好的蛋糕和生日礼物,天气炎热,他还拎着一颗西瓜,外加一把西瓜刀。陈胡颇费精力,就是想给小雨一个惊喜,从而冰释前嫌。
陈胡在小雨宿舍门口等了将近2个小时,八点半,吴小雨回来了,在他身后,还有同样拎着蛋糕的郭伟。
两个男人尴尬地点上蜡烛,为同一个女生庆生,但是从始至终,吴小雨都没有尝过陈胡的蛋糕。
陈胡脸色铁青,与一旁的欢声作伴造成明显反差。打破僵局的,是吴小雨,她很直白地跟陈胡说:“我们已经过去了,彻底结束了,以后还可以是朋友。”说完,她抓住郭伟的手,中指上的戒指不言而喻。
时钟指向十点钟,尴尬结束了,郭伟和吴小雨一同走出去,陈胡紧跟其后。
实在是说不清了,最后鬼使神差地一行三人一起去了酒馆,是谁提议的,都记不清了。
在此之前,郭伟曾经告诉过陈胡,在他们分手一个月后,自己就跟吴小雨好上了,以后要考同一所大学,双宿双飞,过逍遥快活的日子。
每一句话,都在猛扎陈胡的心,心越痛,怨念越深。
一切的一切,都在行途路上那句,“你活着有什么意思,我不到一个月,就顶你小几年,你真是垃圾。”
小酒馆背后的麦田里,两个醉醺醺的青年,动了手脚,谁先挑衅的,无从得知。陈胡用那把水果刀扎进郭伟的心脏,慌乱中,拖着郭伟的尸体扔进了水沟中。
5
杀了人之后,陈胡迷迷糊糊,第二天早上清醒后,马上有了新的计划,他以同学的名义给郭伟家里打了电话,郭伟跟对象一起去外地学习了,希望家里不要挂念。
对学校安排一知半解的家里人,也没有深究。
行凶后半个月,陈胡参加了高考。成绩下来的时候,舅妈家里放了很多爆竹,为儿子喜跃龙门而欣喜异常,只是主角一直躲在房间里,席间出来敬了一回酒,就再也没露面了。
每个细节都反复核对后,案件提起诉讼。
一开始,代理律师死死咬定是郭伟激怒了陈胡,才出现了后来的失手杀人,企图想给陈胡挽回一线生机,在与律师的对话中,陈胡也表现出了很强烈的求生欲望。
法庭上,一个人,一句话,磨灭了陈胡对活着的最后的期望。
吴小雨出证,她对陈胡说,“我从来没有喜欢过你,从头到尾,都是你一个人在意淫。”
沉默了一秒钟,陈胡近乎疯狂地用头砸铁栏,仿佛一句话,就让他完全丧失了活下去的念头,纪检员控制不住,庭审被迫中止,休息之后,陈胡照单接收全部所有罪名,没有任何求生的欲望。
死刑,肯定是逃不掉了。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,陈胡只提了一个要求,他想要写几封信。
第一封信,他写给陈云,让他不要过于自责,“我是个杀人犯,除了一命还一命,除此之外,别无他法。”
第二封信,写给郭伟的父母,“我做错了事,杀了你们的儿子,只能以死谢罪,希望你们不要为难我的父母和弟弟。”
第三封信写给姜丽娜,“不要脸的臭婊子,哪来的去哪!”只一句话。
最后一封信,写给吴小雨,这封信他写了一万多字,期间哭的一塌糊涂,具体什么内容,除了当事人,无人知晓。那是一封洋洋洒洒的万字书,陈胡临死前最想说的话,恐怕都藏在里面了。
执刑前,陈胡几乎拒绝了所有的探望者,弟弟陈云过来,他哭着对弟弟说,“记得好好学……学医啊!”
行刑前,陈胡冲着执行者冷笑了一下,对方吓得浑身一哆嗦,但是子弹还是打中了陈胡的心脏。
后记:陈胡死后,陈云立马就转了学,在那个皖北的小城镇里,那年还出了个不大不小的奇迹。陈云以总分全省第5的好成绩考上了某985医学院,之后本硕连读7年,成为省城一家三甲医院非常有名的内科医生。
End
立秋故事,记录打动人心的好故事。
来源: 阅读吧 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
本文链接:http://yd.visualsir.com/post/9.html
本文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