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» 经典文章 » 正文

会为你学做饭的男孩,到底有多可爱?

2019年01月28日 22:36:11  分类: 经典文章  参与: 746人  点这评论

会为你学做饭的男孩,到底有多可爱?.png

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这样,厨房是我家一天中最繁忙的地方。

或许因为家人对食物各有要求,一顿饭下来,灶台掌勺要换好几人。我妈吃得淡而鲜,我奶奶要宽油爆炒出锅气,父辈们好一口酸辣,光是早餐,就能摆出满满一大桌。

虽然景象有些奇特,但又意外和谐,每个人都自得其乐,毕竟“民以食为天”,吃得顺心了,一天才有个好开头(连家里换新房,首要考虑的是厨房够不够大)。

在这样家庭长大的我,每每在外回忆起家里,潜意识中出现的第一幅画面自然是永远热火朝天人声鼎沸的厨房。

据不完全统计,人一生至少有10000个小时将在厨房里度过。

中国大部分家庭的一天,也大多围绕餐桌展开,一日三餐,家常闲话,亲友社交,在这块须臾之地,浓缩了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。要看这个家过得好不好,关系是否融洽,只参考炉灶一隅便知。

就像我,每次都靠厨房动静辨别今天家里气氛如何。如果厨房人声鼎沸,便知无事发生,如果悄无声息,便放轻动作悄悄回房(这招在我爸开完家长会后格外有效)。

而每次和我妈生气吵架后,我妈只需要做我最爱的糖醋排骨,香味就能把我从自闭中吸引出来,再多委屈都抵不过美食三千。

记得有次家庭聚会,长辈们谈到家里刚离婚的表哥,说当初两人结婚半年多,厨房菜板都落灰了,一看就知道日子过不长的。我当时特别不解,他们只说家里没有烟火气,关系热不了自然就冷了。

也是在积年累月观察我爸妈的日常中才发现,家庭厨房生活这一亩三分地中藏有大智慧。

像《舌尖上的中国》一段旁白,“厨房与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,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…正是这些人间烟火,让家庭组织更加紧密。”

想和你们聊聊那些我从家中厨房发现的亲密关系密码。

要说组建一个家庭,最先要融合的是什么?

是饮食习惯。

根据我爸未被证实的传言,我妈年轻时为了好看,吃得极寡淡,第一次上门,把我奶奶精心熬了大半天的土鸡汤撇了一层又一层的油。

看的我奶奶当场就想发火,但却被我爸眼疾手快地压下,后来婚是结了,梁子却也从此结下。

我妈爱吃清淡口的,我奶奶爱吃重盐重辣。

我妈蒸米饭要绵软,我奶奶酷爱硬点的有嚼劲。

我妈要求每顿菜必须新鲜现炒,而我奶奶就爱像请回答系列的妈妈一样,一次做一盆,一盆吃三天。

刚开始半个月两人还不熟,虽然在厨房一看对方做菜就叹气,但还忍着。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,但吃得不痛快,性格又同样刚强,拉不下脸和好,于是两人迅速开始别苗头。

战火从冰箱开始点燃,中间划分楚河汉界,自己买的菜分开放,餐具分开用,做饭分时段做,甚至连鸡蛋都提前数好个数。

我奶奶做饭慢,我妈等不及,直接厨房都不进,连吃大半个月单位食堂,结果公司人多赶不上趟就吃不成,活生生饿瘦5斤。

直到有次我妈深夜加班完回家,饿得受不了,坐在沙发上肚子鸣得响震天。我奶奶披着衣服起来看了看我妈,默默去厨房煮了碗阳春面,薄汤,毛毛盐,只加半勺猪油,是我妈的口味。

就是这碗面,宣告两人关系正式破冰。

之后我妈虽吃得清淡,却也不阻止餐桌有麻辣荤腥的菜,甚至还和我奶奶学了一手爆炒功夫。而在我妈苦口婆心的温言劝告下,我奶奶也开始不做剩菜,煮汤不放盐。

两人各退一步互相包容,世界第一难题——婆媳关系竟然迎刃而解。

后来我打趣我妈,说你不懂事,还要奶奶给你台阶下。

我妈笑了笑说,你不知道,吃到后面我才发现,你奶奶在下面偷偷窝了三个油汪汪的荷包蛋。

同样与做菜相关。

我爸妈同是厨艺爱好者,但论口味还是我妈略胜一筹,于是掌厨大权从不旁落他人(也无人敢忤逆)。

但前两年我妈中年危机与事业瓶颈期并发,情况掉了个儿,每天回家就看见我爸围着围裙哼歌做饭,变着花样把我妈当小孩哄,每天必问三句,你早上想吃什么,中午想吃什么,晚上想吃什么。

大概半年多吧,我爸已经煎炸烹炒烘焙样样精通,甚至连后厨大师傅的雕花都学了一两成。家里还随时备着一块五花肉,作为我妈抒发压力的工具,一郁闷就可以剁肉馅发泄。

我跟我爸感慨,有你珠玉在前,我很难找到同等级的男朋友了。

但我爸摇摇头,他只说,你妈在外的事我帮不上忙,只能在一餐一粟间让她过得足够舒心,吃得舒服,别让问题把人难倒了。

家人嘛,就是要互相理解容纳,才是一家人啊。

而厨房里,比众口难调更容易破坏亲密关系的,是习惯。

做完饭要不要擦灶台,流理台保持干燥还是湿润,丝瓜刷还是百洁布,要不要分生熟菜板,是铁锅还是不锈钢锅……每一项问题,站在对立面的双方都有自己的道理。

如果说口味还能慢慢凑合,那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却难以掰正。

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每次回家,看着爷爷奶奶有抽油烟机却不开,只敞开厨房门炒菜,家里地板家具常年黏着一层腻腻的油烟气,我都能感受到我爸妈神情无奈,嘴角向下。

但你以为事情就这么无解了吗?并不。

后来我爸妈迅速给家里厨房更新抽油烟机、通风口,加之空调(因为夏天厨房温度高),同时请了阿姨定期打扫,再“不经意”透露新家电、新阿姨的昂贵,从此之后我习惯节俭的祖父母将那些厨房家电比谁都用得勤。

记得和我爸妈闲聊,说到有夫妻因为洗碗问题闹崩了离婚,他们说了一句话,一个洗碗机就能解决的事,何必上纲上线到伤害感情。

突然理解一句话,“家人之间,需要解决的是问题而不是人。”

说了这么多,在厨房里我学到有关维持亲密关系的密码,其实就一个字——“容”。

容纳家人的小习惯,包容家庭中每个人的不同,想办法将一切不一样都容进一片小天地。

中国家庭的厨房总是奇妙的,明明只有几平米大小,却容得下五湖四海百般味道。我们在其中烹调的又何尝只是菜肴,更多是碰撞后学会相濡以沫的人情味。

来源: 阅读吧 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

本文链接:http://yd.visualsir.com/post/58.html

本文标签:

<< 上一篇 下一篇 >>
阅读吧一个百万优秀青年的聚集地,好文章阅读平台。做有趣的人,交有趣的朋友,去有趣的地方,过有趣的人生。

  • 评论(0)
  • 赞助本站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相关文章

阅读吧 | 好文章阅读 | 网站地图

@2019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