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文章阅读_散文随笔_经典好文章推荐
当提到居里夫人,最早的记忆可以追溯到小学的课文,那时的我们只知道她发现了镭,是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,是伟大的科学家,当然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,所以那时我们对她的了解知之甚少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见闻逐渐的增多,才知道第一次诺奖,她是和他的丈夫皮埃尔*居里以及一位化学家一起获得的,第二次她诺奖独立获得。或许我们对她的成绩说的很轻松,但是她每一次取得的成绩,背后都付出了巨大的艰辛。
第一次发现镭元素并提取微量的镭她和丈夫花费了四年的时间,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实验忙碌,不知尝试了多少个方案计划,推翻了多少个假设,令人叹惋的是她们只有简陋的实验室,没有实验经费,全靠他们夫妻俩微薄的薪水支持家庭与实验,日子清苦但怡然自乐,好在她们很庆幸无人打扰他们的实验。
玛丽·居里出生在波兰,而波兰被沙皇统治着,所以年轻时玛丽·居里夫人当时的信念和大部分波兰年轻人一样,唯有普及知识方可强国救过,所以后来她前往巴黎上大学,学习物理学,在一次聚会中她与皮埃尔*居里(已经是当时有名气的年轻物理学家)一见如故,并成为了挚友,互相学术交流,后来惺惺相惜,喜结连理,成为一生的知己和实验合作者。在发现镭的过程中,居里夫人主要负责镭的化学提取,而皮埃尔则负责镭的物理性质的研究。最终他们共同发表学术论文将镭公布于世,名与利纷沓而至,他们放弃镭的专利,希望他们的研究能造福人类,镭工业开始兴起,进入医疗,镭射疗法治疗癌症。1903年居里夫妇及一位化学家(帮助居里夫妇做化学实验)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这本书是居里夫人自传,其实包括了居里夫人传和皮埃尔·居里传两部分,因为皮埃尔·居里也是有居里夫人代为传写。概括了居里夫人及她丈夫皮埃尔的童年生活和科学实验经历。她与丈夫相伴11年,生活里形影不离,相敬如宾,并育有两女,可谓是幸福美满。1906年,他们夫妇的事业条件步入一个新阶段时,皮埃尔·居里却在回家的路上被飞驰而来马车撞了,车轮从皮埃尔的头上压过,当场死亡,这位卓越的物理学家离开了世界,一位物理学界乃至世界的耀眼之星陨落了,全世界学者都来信吊唁,表达悲痛之情。皮埃尔遇车祸去世,这一沉重打击让居里夫人的精神处于崩溃状态,觉得自己完全丧失了面对未来的勇气与精力,但是,皮埃尔曾经的话始终铭刻在她的心中,她永远也不会忘记:“即使我不在了,你也必须继续干下去。”
这本传记传达的,给我的感觉是皮埃尔居里在物理学的造诣比居里夫人高,因为皮埃尔居里在物理学方面早有建树,他在物理学方面提出来了许多高瞻远瞩的想法。居里夫妇家学渊源,大女儿艾莱娜夫妇获得诺贝尔化学奖,小女儿艾娃的丈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。居里夫妇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,从不追求名与利,可以说是“一切为了实验,一切为了研究,一生献给了自己喜欢的事业科学研究。”……
千言万语,唯有敬佩,千思万绪,唯有敬意。
来源: 阅读吧 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
本文链接:http://yd.visualsir.com/post/51.html
本文标签: